|
|
|
|
猪场盈亏:看猪价更看内部管理 |
作者: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报
更新日期:2009-2-24 阅读次数:5379 |
从2007年以来,猪价犹如坐上了“过山车”,暴涨暴跌。在许多养猪企业抱怨猪价持续走低、企业生存困难的时候,猪价高低对养猪企业影响究竟有多大?对此,北京六马养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符开星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猪价高低不是决定企业盈亏的根本因素,实行科学严谨的内部管理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经营。
符开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种猪的生产与推广。他将自己多年的养猪实践上升到理论,写出了专着《北京六马标准养猪模式》。他认为———
细节决定成败从细节能看出一个养猪企业的管理水平,符开星告诉记者。就拿猪场消毒来说,这是每个养殖企业都要经常做的事情,但有些企业在不经意间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水塔使用时间过长,没有消毒处理,水被细菌感染;圈舍喷雾消毒后,消毒液没有浸透地面和设施,没有达到消毒效果;养殖场门口消毒池中的火碱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失效,却仍在使用;职工休假后返场时,消毒措施不严,导致病原进入猪舍。细节还体现在饲料、母猪产房的管理……
一个猪场的盈亏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头母猪一年赢利4000元与亏损1000元就在于许许多多细节的不同。一头母猪配种时返情一次,可使损失增加200元;本应产10头活子的母猪仅产9子,一年少产2子,损失就是200元;子猪哺乳期间成活率由95%降到90%,一年少断奶一头猪,损失200元;管理不善,猪群发病,药费每头猪增加10元,就相当于母猪损失150元;饲料选用不当,使全群料肉比提高0.2,每头出栏猪用料就会增加20千克,按增加20元成本计算,折算为每头母猪的损失就是450元……这样算下来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了。
符开星提醒从事养猪业的人,任何一个猪场,无论生产规模大小、水平高低,不可能一个问题也没有,只存在问题多少、大小的情况。提高养猪水平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找“洞”补“洞”的过程。猪舍地面或屋顶如果出现了洞,养猪者都会轻易发现并及时修补,一般也会明确地先补大洞后补小洞。但今天大部分猪场影响生产的主要不是那些地面和屋顶上的洞,而是那些潜在的“洞”。猪场问题少了,利润自然就多了。猪价高低并不完全决定猪场盈亏
符开星认为,养猪业者不要把注意力总是盯在猪价上,猪价不是猪场能否赢利的决定因素。如果具体到一个存栏500头母猪、月均出栏800头商品猪的猪场,冬季的一个流行性腹泻,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是40万元;而猪价如果每千克降1元,100千克的猪降100元,800头商品猪因降价月均损失8万元,也仅相当于流行性腹泻造成损失的1/5。他更进一步举例说,一般养殖企业总以为把饲料成本控制了,养殖总成本也就控制了,殊不知种猪管理完善与否才是决定一个猪场盈亏的关键。因为一头母猪年消耗的饲料是固定的,提供的出栏猪越多,分摊的母猪料越少,如果母猪年用料为1100千克,年出栏育肥猪20头,每头分摊55千克,如出栏18头,则每头分摊61千克,每减少一头,就会多用饲料3千克,增加的成本约为6元,一个万头猪场的成本就会增加6万元,而这还仅为饲料的成本,如果再计算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弱子、病子、僵猪等,以及由此增加的人工成本、治疗费用、饲料利用率降低等,成本还会大大上升。因此,如果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18头以上,没有不赚钱的,而一个一头母猪只提供12头以下出栏猪的猪场是不可能赚钱的。
针对一些猪场抱怨猪价太低企业亏损的问题,符开星认为,我国是个生猪消费大国,每年消费生猪约6亿头,4900万吨,如此大的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退一万步说,即使因猪价大跌大部分猪场亏损的时候,也还有部分猪场是赢利的,而赢利的就是平时管理严格的企业。养猪企业的老板不应总把眼睛盯在猪价上,而应多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 |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
|
|
|